
上海举办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艺术展,但是想陶瓷艺术双展览还没举办过。加上近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的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顺利举行,艺术家们对此的期待更加强烈。
上海的瓷窑几乎都具有艺术背景,因为它们早多为画家们热爱尝试在瓷器上作画而创办起来的。它们规模大小不一。小到可以放在阳台上的电窑,大的如华府艺术空间的“上海御窑”,不仅有类似现代化车间一样的制作空间和设施,还有巨大仓储空间,“囤积”了大量艺术家的作品。现在还逐渐形成了一些专门推动艺术家创作陶瓷的艺术空间和推动人,如陈海波、祁和亮、熊景兰等,他们在推动当代陶瓷的国际交流、市场影响和学术探讨等领域各具特色。
上海艺术家对陶瓷的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上海陶瓷自身的都市艺术风格,被认为给当代陶瓷注入的艺术新空气、新灵感。不过,上海大大小小的艺术窑也还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如有的窑虽然拥有较强的艺术家阵容,但大多是偶尔玩票,缺乏对陶瓷工艺的深入了解和探索,终从陶瓷技术的角度经不起推敲,显得有点“粗制滥造”。而有的窑虽然具有良好的设备和工匠,但艺术家的力量又不足,缺乏艺术高度。而且几乎所有的窑,都缺乏对器型设计的研究力度,至今鲜见在艺术陶瓷造型上的创造性成果。
上一篇:准备好迎接5G时代了吗?上海移动和爱立信要做大朋... | 下一篇:上海移动打造“云生态”深耕云市场 |